生活礼仪规范(简称生活规范),在制定初期被设定了如下的任务:(一)使我们的生活合理化一亦就是现代化:伦理(正义)化、民主(法治)化、科学(效率)化,这在国民生活须知已可见出.(二)使...
1945年台湾光复后,国民党政府接收台湾与澎湖,1949年国民党政府迁台,曾经受过日本军事教育的蒋介石先生,非常重视生活的礼仪与格调,同时也注重中国人在生活方面的现代化,因...
生活教育(progressive or expertiving)就是生存,而生活教育ential education ),广义的来说,生活(life or即是人类为生存所需而进行的教育。狭义的来说,生活乃是生存所需之一切日常饮食起居的...
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建立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7月9日,由蒋中正就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并誓师北伐,目标为打倒军阀,完成国家统一。民国十六年四月十八日(1927年...
中华民国建立后,清末钦定教育宗旨自然不能适用,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于民国元年(1911年)二月,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的论着,其中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
丧礼真正的剧变源自清末。《清稗类钞》第8册载:光宣间,有所谓追悼会者出焉。会必择广场,一切陈设或较设奠为简,来宾或可不致孵仪。1956年,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签名倡导火葬...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国外学者以及中国早期社会科学家在西方仪式理论指导下对传统丧葬仪式展开了现代社会科学意义上的研究。人类学、社会学分别从功能论、阐释人类学、实践论等...
这时期的人类学仪式研究,一方面,审视神话仪式与宗教演变的历史纽带;另一方面,趋向于把带有明显宗教意义的仪式作为具体的社会行为来分析,进而考察其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功...
任何执政阶级都必然根据自身的政治取向发展出一套有利于维护其统治的文化,因此,朝代的更替便有可能产生不同的主流文化。例如三国时期曹氏家族便一反当时社会上奢华的丧葬风...
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户籍制度的改革、二元社会结构的弱化,逐步缓和并开启了控制人口迁移、特别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大门,使数十年来受计划经...